船用负载测试行业政策利好消息
一、政策驱动下的行业机遇
近年来,随着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加速,中国密集出台政策支持船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五部门联合发布《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需突破50%,并要求建立完善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这一政策直接推动船用负载测试需求激增:新型燃料动力系统的稳定性验证、高精度能耗监测等环节均需依赖专业测试设备。
2024年发布的《船舶配套产业升级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将船舶测试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至80%以上,鼓励企业突破大功率负载模拟、多场景联合测试等核心技术1据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船用负载测试市场规模将突破18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
二、技术升级与市场扩容
绿色船舶的复杂动力系统对测试提出更高要求:
多燃料兼容测试:LNG/甲醇/氢燃料混合动力系统需模拟极端工况下的负载波动;
智能化升级:AI算法驱动的故障预判、5G实时数据传输技术逐步成为测试标配;
能效验证体系:国际海事组织(IMO)新规要求船舶能效指数(EEXI)达标,推动测试设备向全生命周期能效评估延伸
政策支持下,头部企业加速布局高精度测试解决方案。例如,某科技企业开发的10kV级智能负载箱已实现±0.5%精度控制,可模拟台风、极寒等28种海洋环境变量,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三、国际化发展新机遇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船用测试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37%,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市场成为新增长点。政策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目前已有3项中国主导的船用测试标准纳入IMO备选名录
鸣途电力:绿色船舶测试领域的创新者
鸣途电力科技专注船用电源检测领域十余年,自主研发的智能负载测试系统突破大功率动态响应技术瓶颈,其第三代阻感容一体化测试平台可实现15000kVA级船舶电站的全工况模拟,检测精度达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最高标准。企业深度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服务覆盖远洋科考船、LNG运输船等特种船舶,技术方案入选”国家绿色船舶重点推广目录”,成为政策红利的典型受益者。
四、未来展望
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政策将继续向测试设备智能化、测试标准国际化方向倾斜。预计到2030年,中国船用负载测试产业将形成200亿元规模市场,培育出3-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航运业碳中和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51企业需紧抓政策窗口期,在核心算法、新材料应用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抢占全球船舶工业转型的战略制高点。
(全文约1000字)
【本文标签】 船用负载测试行业政策利好消息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