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舟山发电机负荷实验提升应急供电能力的进展,结合最新信息梳理如下:
一、关键技术突破与实验成果
30度角差配网合环热倒负荷技术
舟山供电公司通过配网30度角差线路合环热倒负荷试验,成功实现1000千瓦负荷的无缝转移,避免了传统倒负荷需停电的问题。该技术利用保护跳闸逻辑实现带角差线路不停电合环,显著缩短了用户停电时间
高压有源谐振协同治理工程
国内首个220千伏海上风电场群高压有源谐振协同治理示范工程在舟山投运,有效解决了海上风电并网引发的谐波谐振问题,提升风电场群供电稳定性,为应急电源接入提供技术保障
非侵入式换流阀子模块状态感知
国网浙江电科院联合舟山供电公司研发的非侵入式状态感知换流阀子模块在舟山柔直工程中投运,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升故障响应速度和供电可靠性
二、实验标准与测试方法
突加负载性能验证
参考核电厂应急柴油机(EDG)测试标准(如IEEE 387、RCC-E),舟山在实验中模拟最大负荷突加场景,验证发电机频率跌落(≤5%)和电压恢复时间(≤2秒)等关键指标,确保极端情况下供电稳定性
多场景负载测试
采用固定式0.4KV测试负载方案,结合移动应急电源车,开展半/满载测试、不平衡负载测试等,覆盖稳态电压调整率(±1%)、瞬态频率恢复时间(≤3秒)等核心参数,确保设备全工况适应能力
三、电网基础设施升级
500千伏送出工程验收
舟山燃机500千伏送出工程第一阶段完成走线验收,投运后将优化群岛电网结构,提升风光气储氢一体化项目的电力输送能力,为应急负荷实验提供强网架支撑
配网自动化与自愈能力
应用花瓣式双环网架构和集中型馈线自动化装置,实现故障毫秒级定位隔离与非故障区段自动复电,负荷转供方案审核效率提升85%,操作准确率达100%
四、管理机制优化
省级集约化电费核算
舟山作为试点完成购售电费核算省级集约发行,依托购售一体化平台简化结算流程,确保应急供电补贴快速精准发放
迎峰度夏应急保障
浙江能源监管办强化对舟山煤电、国能舟山电厂等项目的监管,确保机组调试阶段隐患排查到位,极端天气下可快速响应
总结
舟山通过技术创新(如合环倒负荷、柔直工程)、标准体系完善(突加负载测试)、基础设施升级(500千伏送出工程)及管理机制优化(集约核算、智能调度),系统性提升了应急供电能力。未来需重点关注海上风电与储能协同调控、氢能备用电源等方向,进一步强化极端场景下的电力韧性。如需了解具体实验数据或技术细节,可查阅相关工程报告
【本文标签】 舟山发电机负荷实验提升应急供电能力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