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竭诚为您提供:岸电负载测试,发电机组负载测试,数据中心负载测试,负载箱定制,负载箱租用等服务!收藏我们 负载箱租赁 网站地图

欢迎来到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竭诚为您提供:岸电负载测试,发电机组负载测试,数据中心负载测试,负载箱定制,负载箱租用等服务!

10年负载箱设计制造经验通过ISO9001:2000认证 型号规格齐全 支持定制

1832102713918321027139

常见问答

热搜关键词: 负载箱租赁 负载箱定制 发电机组负载测试 岸电电源负载测试 电厂倒送电试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答

漂浮式风电平台双机头负荷测试首创成功

来源: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2025-08-19

漂浮式风电平台双机头负荷测试首创成功

在南海波涛汹涌的深蓝海域,一座高度达219米、形如巨翼的V字形风电平台正经历着极端台风考验。监测屏幕上,加速度数值稳稳停留在0.13g(1g=9.8m/s²)以内——这一关键数据标志着全球首次实现双机头漂浮式风电平台的极限负荷测试突破,为深远海风电商业化铺平了技术道路。

一、双机头设计:颠覆传统的结构革命

传统漂浮式风电平台多采用单机头设计,而此次测试的V字形双塔筒结构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容量达16.6兆瓦,是全球首个实现双风轮协同运行的漂浮式系统125其创新性体现在三方面:

捕风效能倍增:双叶轮间距仅5米,通过下风向布局最大化利用风能,发电效率较单机提升30%以上

载荷协同优化:13根主拉索与6根辅拉索构成张紧系统,将塔架重力分散至浮式基础,使结构重量降低40%,同时抵御16级台风载荷

材料突破:浮筒采用全球首创的“玻璃纤维外壳+XPS芯材+防护涂层”复合材料,强度达普通混凝土4倍,彻底摆脱钢混结构限制

二、极限测试:破解台风工况下的稳定性难题

测试团队在模拟风速72m/s(相当于超强台风级)的极端环境中验证了三大核心技术:

单点系泊自适应系统:平台通过360°偏航调整,使风轮始终正对风向,避免侧向载荷冲击

仿生流体力学设计:长椭圆形塔筒与流线椭球形浮筒组合,减少30%波浪阻力,并提供额外偏航动力

全态势健康管理:超3000个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2000余部件状态,结合AI算法动态调整压载与尾流控制策略

最终,平台在浪高30米的巨浪中保持加速度≤0.13g,达到固定式风机的稳定标准

三、深远海风电的“中国方案”

该平台的成功验证了漂浮式技术向规模化应用的跨越:

经济性突破:年发电量达5400万度,可满足3万户家庭全年用电,度电成本逼近固定式基础项目

海域适应性:35米以上水深全覆盖,解决全球80%深远海资源开发瓶颈

零碳产业联动:未来可与制氢平台、海洋牧场融合,形成“风电-储能-综合利用”生态链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专注漂浮式风电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致力于突破深远海能源开发关键技术。其核心团队深耕流体力学与智能控制领域,推动风电平台轻量化、抗台风及高效发电技术迭代,为全球零碳能源转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结语

双机头漂浮式风电平台的负荷测试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深远海装备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更将加速全球风电产业向深蓝挺进。随着单机容量突破20兆瓦、成本持续下探,这项“驭风于浪”的技术将成为人类开发海洋清洁能源的核心引擎

本文技术参数及测试成果综合自行业公开信息

【本文标签】 漂浮式风电平台双机头负荷测试首创成功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