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产移动式负载车获军方采购
——军民融合战略下的尖端装备突破
一、国产装备迈入军事保障核心领域
近期,我军后勤装备采购清单首次列入沪产模块化移动式负载车。该装备由上海某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具备全地形机动能力与智能电力检测系统,可满足野战环境下发电机组、舰载电源等复杂设备的全负载测试需求。其核心突破在于将民用电源检测技术深度融合军事场景,填补了传统固定式负载设备在机动部署领域的空白
二、硬核技术解码:从“实验室”到“战场”的双重跨越
机动性与环境适应性
采用重型越野底盘与液压升降平台设计,载重能力突破2吨级,崎岖路面通过性达军标要求。集成快速折叠结构,30分钟内可完成野战展开,适应-30℃至50℃极端环境
智能检测系统
搭载模块化电阻/电感负载单元,支持1kW至50MVA宽幅功率精准加载,实时生成电压波动、谐波畸变等关键参数报告。内置AI诊断模块可预判装备供电故障,降低战场保障风险
电磁隐身防护
创新电磁屏蔽舱体设计,有效抑制负载测试产生的辐射信号,避免敌方电子侦察系统定位,提升隐蔽作战能力
三、上海智造赋能军民协同创新
作为国家军民融合重点城市,上海依托高端装备制造集群优势,为该装备提供三大支撑:
产业链协同:本地化率超90%,高精度传感器、特种合金材料等核心部件均由长三角企业配套
技术转化机制:通过“军地联合实验室”将航天热管理技术、船舶电力系统经验迁移至地面装备研发;
严苛验证体系:在东海沿海高盐雾环境完成超1000小时连续冲击试验,故障率低于0.5%
四、战略意义:重塑战场能源保障链
该装备的列装将彻底改变传统保障模式:
前置化保障:伴随装甲部队机动,实时检测野战发电车状态,规避战时供电中断风险;
精准化维护:建立装备电力系统“健康档案”,延长关键设备使用寿命30%以上;
标准化演进:推动我军机动负载测试规范与国际接轨,为联合军演装备互通奠定基础
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介
■ 专注电力检测设备研发,拥有军品级负载箱核心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ISO9001认证。
■ 产品涵盖50KW-50MVA高低压假负载系统,应用于舰船动力、野战发电等场景,具备复杂环境精准测试能力。
■ 独创“智能云控平台”,实现全球设备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
此次采购标志着民用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深度渗透。正如装备总师所言:“当一辆负载车能在戈壁滩捕捉到发电机组的微妙波动,便是‘科技强军’最生动的注脚。”未来,随着更多沪产智造融入国防体系,军民融合的“上海样本”将持续释放战略价值。
【本文标签】 沪产移动式负载车获军方采购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