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区航行油船破冰负荷测试取得突破
随着北极航道通航潜力提升及极地资源开发加速,冰区航行油船的动力系统负荷测试技术迎来重大突破。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创新性动态模拟与高精度监测手段,成功攻克极地油船破冰工况下的核心验证难题,为冰区船舶设计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一、破冰负荷测试的核心挑战
冰区油船需在极端环境中维持稳定破冰能力,其负荷测试需模拟多重严苛条件:
极寒环境适配性:船舶动力系统需在-40℃低温下持续输出稳定功率,且燃料需兼顾环保与高效(如LNG双燃料、低硫MGO轻质燃油)
动态破冰阻力模拟:冰层厚度、硬度及流冰速度显著影响船舶负荷。例如,1.5米以上冰层需采用“冲撞式破冰”模式,依赖船舶动能反复冲击冰体;而3米以上厚冰则需破冰船级动力支持(功率超4.8万千瓦)
结构强度验证:船体需承受冰层碰撞的瞬时冲击力(远高于开阔水域阻力),特种耐寒钢材与强化结构设计成为关键
二、技术突破的核心成果
动态载荷模拟系统创新
团队开发高精度冰区阻力仿真平台,通过CFD数字模拟与冰模水池试验,复现中厚陈年冰、冰脊等复杂场景591测试中,船舶线型设计优化后,满载尾向破冰航速提升30%,破冰厚度达3米以上,性能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引入双向破冰负荷测试:验证船艏艉双向破冰能力(如船艏冲击1.2米冰层、船艉破冰3.5米冰盖),确保动力系统在正逆航向下的稳定性
结构响应实时监测技术
在船体关键部位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冰载荷分布数据。例如,船首冰刀区、推进器吊舱等位置的压力变化,为结构强化提供依据
结合卫星遥感冰图与实地勘测,动态调整测试参数,提升数据可靠性
智能化集成测试平台
搭建船-冰-环境交互模型,模拟不同冰量(4-7级)下的航速策略:冰量6级以上需降速航行,避免动力过载
通过负载箱系统实现全工况动力输出测试,确保主机在极寒、高负荷下无功率衰减
三、应用前景与战略价值
降低极地航运成本:破冰油船开辟北极航道后,大连至鹿特丹航线周期从25天缩至12天,物流效率倍增
推动绿色船舶发展:环保动力系统(如LNG燃料)与低硫燃油技术,减少极地生态污染
自主技术标准建立:打破冰区船舶设计技术垄断,实现从冰载荷计算到结构优化的全链条国产化
关于鸣途电力
鸣途电力科技专注于高端电源检测设备研发,其负载模拟装置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系统验证领域。公司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核心产品包括高压假负载、动态负载箱等,可精准模拟船舶全工况运行负荷,为极地油船破冰测试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本文标签】 冰区航行油船破冰负荷测试取得突破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