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黄冈工程号米吊杆通过测试】
——千吨级起重船核心技术突破长江救援新纪元
2023年10月9日,长江湖北段首艘千吨级起重船“鄂黄冈工程1777号”在黄冈浠水海通造船厂完成200吨吊重试验,标志着其72米高吊杆系统通过全工况验证,正式具备投入水上救援、桥梁建设等重大工程的能力。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长江中游重型起重装备的空白,更展现了退捕渔民转型创业的创新力量。
一、技术突破:从渔民到“千吨吊王”的跨越
“鄂黄冈工程1777号”由退捕渔民程长庚投资2300万元建造,船长68米、宽24米,甲板面积相当于4个篮球场,最大吊装能力达1000吨1其核心装备——72米高吊杆,采用高强度钢与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45度至75度多角度吊装,索力监测精度达毫米级。在试吊中,吊杆以46米跨度完成200吨重物的全角度起吊,承重索、牵引索状态全程稳定,验证了其在复杂水文条件下的可靠性
程长庚的转型之路颇具代表性。2019年长江禁渔后,他凭借30年捕鱼经验与对水情的深刻理解,将补偿金与借款投入工程船领域,逐步发展为拥有14名员工的实发打捞公司。此次投资千吨级起重船,既是个人事业的升级,也响应了长江经济带对重型工程装备的需求
二、测试细节:科学验证与多方协作
吊重试验由黄冈海事局、中国船级社全程监督,分为机械性能、电气系统、吊装工况三阶段。测试中,吊杆以45度角起吊200吨水箱,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锚锭状态,确保结构应力在安全阈值内。后续还将进行55度、65度、75度多角度测试,逐步加载至1000吨极限
为保障试验严谨性,团队采用三维建模技术模拟吊装场景,预判风险点并优化吊杆安装流程。例如,通过调整吊杆倾斜角度与锚点布局,减少对长江航道的影响61这种“技术+生态”双重视角,体现了工程与环保的平衡。
三、应用前景:赋能长江经济带发展
该船投入运营后,将参与燕矶长江大桥等重大基建项目。大桥主跨1860米,需吊装重达数百吨的桥面板,鄂黄冈工程1777号的千吨级吊装能力可显著提升施工效率61此外,在船舶救援、水下打捞等领域,其快速响应与重型吊装优势将降低事故损失,保障黄金水道安全
程长庚透露,公司已与多家施工单位签订合作意向,未来计划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吊装数据实时云端分析,进一步提升作业安全性
鸣途电力:电力检测领域的隐形冠军
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耕电源检测设备研发十余年,专注于为海洋工程、船舶、能源等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包括高压假负载、框架式电容负载箱等,可模拟复杂工况下的电力系统运行,助力设备调试与故障诊断。通过ISO9001认证及多项国家专利技术,鸣途电力在倒送电极性检测、机电设备租赁等服务中展现专业实力,成为保障重大工程电力安全的可靠伙伴。
【本文标签】 鄂黄冈工程号米吊杆通过测试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