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舶用发电机测试标准即将更新】
作为全球最大的港口城市和航运中心,上海正加快推进船舶设备技术标准的优化升级。最新消息显示,上海船舶用发电机测试标准体系即将迎来重大修订,新标准在能效指标、环保要求、智能化检测等方面均有突破性调整,标志着我国船舶动力系统质量控制进入新阶段。
一、现行标准体系与技术瓶颈
当前上海船舶发电机测试主要依据GB/T 2820.5-09《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1和GB/T 35712-2017《船舶电气设备发电机和电动机》7等标准。这些标准对电压波动(≤±0.5%)、频率调整(≤±0.5%)等核心参数设定了严格限制然而,随着双燃料发动机、岸电兼容系统等新技术的普及,现有标准在以下领域显现不足:
未涵盖甲醇/氢燃料发电机组的排放检测要求
对智能电网并网特性的动态测试方法缺失
岸电系统负载测试的兼容性指标不明确
二、新标准更新方向解析
根据行业预测,修订后的标准将从三个维度实现突破:
(一)能效与环保升级
引入ISO 8528-5:2023的瞬态响应测试法,要求突加负载时电压恢复时间缩短至0.8秒内
新增NOx、PM2.5排放实时监测模块,与IMO Tier III标准接轨
(二)智能化检测体系
强制配置自适应陷波器技术,实现三相有功功率的毫秒级动态测量
要求测试设备具备数据云端同步功能,支持远程验船
(三)安全冗余强化
逆功率保护阈值从10%额定功率收紧至5%
强制要求双通道绝缘监测,漏电保护响应时间≤15ms
三、鸣途电力的技术支撑作用
在标准更新进程中,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凭借其创新检测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该企业专注船舶动力检测领域,自主研发的GHGs船舶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和CEMS尾气分析仪,已为多项新指标验证提供数据支撑。其智能负载测试系统可模拟110%过载工况,支持3.3KV-10.5KV宽电压范围测试,配备的触屏控制终端与自动报告生成系统,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
四、行业影响与实施路径
新标准实施后,预计将带来三方面变革:
检测周期延长:单台发电机型式试验从72小时增至120小时
设备更新需求:2026年前需淘汰20%机械式检测设备
人才结构转型:50%验船师需接受智能化检测培训
分阶段实施计划显示,过渡期将设置18个月缓冲期,允许企业通过租赁检测设备完成升级重点监管对象包括:
3000吨级以上货轮的主发电机组
采用变速恒频技术的混合动力系统
接入港口微电网的岸电兼容设备
(鸣途电力简介: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船舶动力检测装备研发,拥有200余台智能负载设备储备。其核心产品包括船用发电机组测试系统、岸电兼容性检测平台,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港口,通过ISO9001认证和CCS船级社检测资质51)
此次标准更新不仅是技术规范的升级,更是上海建设全球航运科技中心的重要举措。随着测试体系向智能化、零碳化方向演进,我国船舶装备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提质增效的发展机遇。行业企业需密切关注实施细则发布,提前布局检测能力升级,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技术革命浪潮。
【本文标签】 上海船舶用发电机测试标准即将更新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