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型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通过米水深测试
一、技术突破与测试背景
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作业水深突破70米已成为行业趋势。NG型风电安装船作为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的代表,集成了全球最先进的起重系统、桩腿稳定技术和绿色动力配置。本次负荷实验通过米级水深测试,标志着我国在超深水风电安装装备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
该船型采用桁架式桩腿设计,单腿长度可达130米以上,配备液压升降系统,可在80米水深内实现船体稳定抬升。其甲板有效载荷超过17,600吨,主吊起重能力达3,200吨,能够满足20MW级海上风机的吊装需求1实验中,船体在模拟极端海况下完成了全负载吊装、桩腿动态载荷分布测试及DP2动力定位系统响应验证,验证了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
二、实验核心内容与技术亮点
实验通过模拟70米水深场景,对桩腿的液压升降系统进行极限压力测试。数据显示,四根桩腿在最大抬升高度下,单腿承载力超过5,800吨,且载荷分布误差控制在3%以内,满足ISO 19905-1国际标准要求。桩腿与船体的连接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材焊接工艺,成功抵御了模拟台风工况下的横向剪切力冲击
主吊机在325米吊高工况下进行了3,200吨级连续吊装测试,覆盖了风机塔筒、机舱及叶片的典型吊装流程。实验引入激光定位系统和实时应力监测模块,确保吊装精度误差小于5厘米,同时验证了吊臂伸缩机构的抗疲劳性能
船载电池储能系统(容量5,000kWh)与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的协同运作测试显示,在纯电模式下可满足8小时连续作业需求,碳排放量较传统船型降低70%。动力定位系统(DP2)在6级海况下仍能保持船体偏移量小于1米
三、深远海作业能力验证
本次测试特别针对深远海场景设计了三大验证模块:
长距离自航测试:船体以10节航速连续航行3,000海里,动力系统稳定性达到设计要求;
多风机协同安装:甲板同时搭载7台15MW风机组件,验证了模块化固定装置的承载能力;
智能化运维支持:搭载的10,431个数据采集点实现了设备状态实时监控,故障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5秒以内
四、鸣途电力的技术支撑
在本次负荷实验中,鸣途电力提供的专业化测试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专注电源检测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的中高压负载测试系统,能够模拟5MW-100MW级电力负载场景,满足船舶动力系统全工况验证需求。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智能负载箱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精度误差小于0.5%,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装备的出厂检测环节。技术创新方面,鸣途电力首创的”动态负载谱匹配技术”,可精准复现海上风电安装船在吊装、定位等复杂工况下的电力波动特征,为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五、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NG型风电安装船通过米水深测试,将显著提升我国在15-20MW级大风机安装领域的竞争力。据测算,该船型每年可减少海上作业往返次数40%,单项目施工周期缩短30%,为平价海上风电时代提供了装备保障。随着全球130余艘现役安装船中超70%面临技术迭代,NG型船的技术突破将推动行业向更深水域、更大吊装能力的方向发展
【本文标签】 NG型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通过米水深测试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