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eler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实现15MW风机运输
引言
全球海上风电加速向深远海与大兆瓦机组发展,对安装船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丹麦风电安装巨头Cadeler的M级船“Wind Maker”通过关键负荷实验,验证了单次运输5台15MW风机的技术突破,标志着深远海风电安装能力迈入新阶段
一、技术突破的核心支撑
超强载荷与甲板设计
载荷能力:甲板有效载荷超17,600吨,面积达5,600平方米,可容纳5台15MW风机组件(含塔筒、机舱及叶片),较传统船型运输效率提升40%
吊装系统:配备2,600吨绕桩式起重机,最大作业高度159米,支持20MW级风机吊装;独创“预组装运输”模式,减少海上拼装风险
深水作业稳定性
通过120米桩腿结构实验,在模拟65米水深、浪高4米海况下,船体抬升后位移误差小于0.5米,满足深远海精准定位要求
集成DP2动力定位系统与实时环境监测,根据风浪数据自动调整推进器功率,确保吊装过程稳定
能源效率创新
采用甲醇-氨双燃料动力与5,000kWh电池储能系统,负荷实验中碳排放降低35%,实现全程零辅助船舶协同作业
二、实验成果的行业价值
缩短工期:单次运输5台15MW风机,使欧洲北海风电场安装周期压缩至原计划的60%,降低天气窗口依赖
成本优化:减少船舶往返次数后,单个1.5GW项目物流成本节约超2,000万欧元
技术适配性:实验验证的框架式固定装置可兼容24MW机型叶片(长度≥120米),为未来超大型风机预留升级空间
三、深远海开发的里程碑意义
Cadeler此次实验成功,标志着全球风电安装船正式迈入“15MW+”时代。其混合动力设计与高精度作业能力,为台湾海峡、北海等高风速复杂海况区域的风场建设提供关键技术保障1随着2025年M级船投入德国Gode Wind 3等旗舰项目,深远海风电开发进程将加速推进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专注于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研发与装备创新,致力于大兆瓦机组运输安装解决方案。其核心团队在结构动力学与海洋工程领域拥有20年经验,开发的“动态载荷平衡框架”已应用于多个深海项目,显著提升风机吊装安全性。公司以“零事故、高效率”为目标,推动海上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
参考来源:Cadeler技术白皮书1、风电安装船载荷测试规范16、深远海作业研究报告
【本文标签】 Cadeler风电安装船负荷实验实现套MW风机运输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