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吨级发电机通过海上风电安装测试
一、大国重器问鼎深海
2023年6月28日,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外海成功吊装,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与深远海风电施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1该机组三大核心指标刷新全球纪录:
规模之最:叶轮直径252米,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单支叶片长123米、重54吨,轮毂中心高度达152米(约52层楼高);
性能卓越:满发风速下每转动一圈发电34.2千瓦时,可满足三口之家一周用电;年发电量超6600万千瓦时,为3.6万户家庭提供全年清洁电力
环保效益:每年节约标煤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4万吨
二、挑战极限的“空中穿针”
机组吊装面临严峻技术挑战:
环境恶劣:施工海域常年风急浪高,海床淤泥层深厚、承载力低,全年有效作业窗口期仅4-10月
精度要求:需将123米叶片上的176颗螺栓以毫米级精度同时插入轮毂孔位,堪称“百米高空穿针”
装备突破:全球首艘2000吨级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发挥关键作用。其四条120米三角桩腿直插海底岩层,通过液压顶升使平台脱离海面,实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毫米级精准吊装
三、自主创新的核心突破
该机组实现100%国产化,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
主轴轴承:直径3.2米超大轴承加工误差小于0.01毫米,打破国外垄断
超轻叶片:首创碳纤维主梁结构,较传统材料减重20%,提升抗台风性能
智能系统:搭载数百个传感器与激光雷达,实时感知温湿度、风速等数据,智能调节运行模式抵御极端天气
四、深远海风电的“中国方案”
该机组为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提供样板:
经济性提升:单机容量提升减少同等装机规模所需风机数量,节约35%用海面积及40%塔筒成本,度电成本降低12.5%
产业赋能:推动漂浮式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等前沿技术落地,支撑全国规划的290吉瓦深远海风电集群开发
国际标杆:从2017年全球最大8兆瓦机组到16兆瓦机组投产,我国海上风电6年内单机容量扩大3倍,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五、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作为清洁能源技术服务机构,专注风电设备测试验证与智能电网技术研发,为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提供可靠性评估及智慧运维解决方案,推动中国风电产业自主创新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本文综合自公开报道1479,数据截至2023年。
【本文标签】 全球首台吨级发电机通过海上风电安装测试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