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风电船DP系统载荷测试报告
一、背景与测试目标
随着海上风电向深远海(离岸>100公里、水深>50米)发展,风机大型化(16MW以上)对安装船动力定位(DP)系统的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本次测试针对某新型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船的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在模拟深远海复杂工况下验证其动态载荷承受能力、定位精度及能耗效率,确保其在有义波高≤2.5m、流速≤1.5节的海况下安全作业
二、测试环境与方法
模拟工况
海况参数:基于深远海典型环境,设定有义波高2.5m、表层流速1.5节、风速13.8m/s(7级风),模拟南海季风期作业场景
船舶配置:
DP-2级定位系统,配备艏部3×1800kW侧推+艉部3×2000kW全回转推进器;
甲板设计载荷15t/m²,可变载荷11000吨,匹配1600吨绕桩起重机作业状态
测试项目
动态定位精度:通过GPS与声呐定位系统,测量船舶在波浪扰动下的偏移量(目标:≤±1米);
结构载荷响应:在3000吨全回转起重工况下,监测桩腿应力、船体振动及甲板变形;
能源效率:记录DP系统在持续定位6小时的燃油消耗与Tier III排放数据
三、关键测试结果
定位稳定性
DP系统在模拟海况下维持定位误差≤0.8米,桩腿液压升降机构(长度125米)未出现沉降偏移,满足70米水深作业要求。推进器响应延迟<2秒,优于DP-2级标准
结构载荷表现
起重机满负荷测试:1600吨主吊在40m幅度作业时,船体横倾角≤1.5°(安全阈值3.5°),桩腿最大应力为材料抗拉强度的62%,符合冗余设计;
抗风浪能力:在9级风(风速20.8m/s)避风工况下,船体加速度≤0.2g,无共振现象
能效与环保性
DP系统连续运行能耗为2500kW·h,SCR处理后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Tier III限值15%。燃油监测系统显示,相较于传统锚泊定位,DP模式节省燃油12%
四、挑战与解决方案
瞬时过载风险
起重机突加荷载时,DP推进功率骤升导致短时过流。解决方案:优化电力管理系统,增设峰值负载缓冲模块,通过超级电容平滑负荷波动
深水定位信号衰减
水深>80米时声呐信噪比下降。改进措施:融合北斗差分定位与多普勒雷达,定位误差压缩至±0.5米
五、结论
测试表明,该DP系统可支撑风电船在深远海实现年均200天以上作业窗口期,定位精度、结构强度及能效均达设计指标。未来需进一步提升DP-3级冗余能力,以应对极端海况下风机吊装需求
附: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科技专注高端电力检测设备研发,拥有十余年负载测试技术积累,通过ISO9001认证及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高精度动态负载箱、船舶电站自动化测试系统广泛应用于深远海风电装备验证,提供从模拟负载到能效优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助力海上清洁能源工程安全高效实施
【本文标签】 深远海风电船DP系统载荷测试报告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