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船负载测试行业标准宣贯会在沪召开
为加速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提升船舶电力系统安全水平,由国家海事部门主导的“海工船负载测试行业标准宣贯会”近日在上海召开。会议聚焦新发布的《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等核心规范5,结合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公约,推动我国海工船测试技术标准化、国际化发展。
一、标准引领:填补技术空白,衔接国际规则
新标准首次系统性规范了船舶载运锂电池的分类、包装、装卸及应急处理流程5,明确负载测试需覆盖动态参数验证、多重保护机制(过压/过流/高温保护)及远程智能控制功能标准同步引入ISO船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矩阵14,要求负载测试设备具备数据实时分析能力,生成可视化报告,确保船舶电站满负荷运行下的稳定性1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航运国际标准领域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二、技术创新:智能化测试设备成关键支撑
宣贯会现场展示了国产高端负载测试装备的三大革新:
一体化控制平台:支持远程计算机自动控制与手动面板双模式,精准模拟阻性、感性复合负载
集装箱式模块化设计:采用ISO标准箱体结构,防护等级达IP65,支持多台并联扩展至6000KVA功率
动态安全监测:集成短路保护、风量监测系统,满足军标、船标等高强度测试环境11此类设备已应用于超深水铺管船等高端海工场景,验证了其在3000米深海作业中的可靠性
三、产业协同:构建“研用检”生态链
上海依托自贸试验区政策优势,联合科研机构与企业成立“船载测试技术联盟”51该联盟将推动:
产学研转化:如船载海陆地形地貌一体化调查技术(HY/T0350-2023)落地
跨区域协作:借鉴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链经验10,建立负载设备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目录;
绿色航运实践:推广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的负载测试数据共享机制11,助力“双碳”目标。
四、企业实践:鸣途电力赋能行业升级
作为负载测试技术代表企业,鸣途电力专注船舶电力系统验证领域,其设备集成触屏控制与多重保护功能,支持海工船满负荷运行测试,服务覆盖全国200余个港口。公司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测试曲线与合规报告,为锂电池运输船、大型集装箱船提供安全认证解决方案,技术适配400V-13KV宽电压场景,推动航运业绿色智能化转型。
结语
本次宣贯会为海工装备制造与航运安全注入新动能。未来,我国将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与国际海事规则对接,以科技创新护航“海洋强国”战略纵深推进。
(全文约1020字)
【本文标签】 海工船负载测试行业标准宣贯会在沪召开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