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中关于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负荷测试与试运行的信息,结合浙江电力系统的核心特点,现将关键要点整理如下:
⚡ 一、负荷实验的核心目标与必要性
系统安全验证
负荷实验通过模拟极端用电场景(如高负荷、峰谷差),检测电网设备在满负荷下的稳定性,排查过温、低电压等隐患例如,杭州亚运村曾开启全部照明、水泵等设备进行全负荷试验,监测配电设施在”满负荷工况”下的运行状态
支撑现货市场稳定运行
浙江现货市场试运行需经受”梅汛期、高负荷等不同运行方式考验”,负荷实验可为市场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312024年重启结算试运行时,明确将负荷压力测试纳入市场规则体系的风险管控环节
⚙️ 二、浙江负荷实验的核心方法
多能协同模拟策略
水电气联动:如亚运村案例中,同步开启空调、抽水泵、燃气压力监测设备,模拟真实用电场景
全域覆盖检测:对开闭所、配电房、变压器进行全量巡检,记录负载数据与接点温度
与现货市场协同测试
负荷预测校准:实验数据用于优化现货市场的负荷预测模型,提升日前/实时市场出清精度
主体响应能力验证:新型主体(如虚拟电厂)需证明1万千瓦以上、持续1小时的可调节能力,方可参与需求响应
🌐 三、实验成果与市场机制联动
弹性电网建设
浙江通过负荷实验推动”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提升电网对3436万千瓦峰谷差的承载能力,减少为短暂尖峰负荷扩建机组的冗余投资
现货市场规则优化
负荷曲线申报:批发用户、售电公司需申报用电需求曲线,负荷实验数据为其提供申报依据
价格信号反馈:实验揭示的负荷特性影响现货价格曲线形态(如浙江的”多峰谷波动”特征),进而引导储能套利与需求响应
🔍 四、挑战与创新方向
新能源消纳压力
浙江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2%2,负荷实验需验证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系统调节能力,避免负电价时段弃光加剧(如欧洲案例中弃光率达12%)
市场化响应机制
2025年浙江推出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规则,负荷实验将测试聚合资源的”正/负调节”能力,通过竞价出清实现源荷互动
💎 总结
浙江的负荷实验是现货市场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测试环节,其价值体现为:
安全层面:验证电网在极端场景下的耐受性6;
市场层面:校准负荷预测、优化价格机制411;
转型层面:支撑高弹性电网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未来需进一步探索负荷实验数据与现货竞价、绿电交易的深度联动机制。
注:更详细的测试流程详见杭州亚运村全负荷试验案例6,市场规则参见浙江现货实施细则
【本文标签】 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连续小时负荷实验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