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船用负载测试国标草案公示】
为适应船舶电力系统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我国海事部门近期公示了《船舶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检验指南(2025年修订草案)》。该草案聚焦新型电池动力船舶与混合能源系统的负载测试要求,首次将换电式电源系统、箱式电源动态监测等创新技术纳入国标体系,标志着我国船用电力检测标准进入国际领先梯队。
一、草案核心内容解析
全场景负载测试框架
草案提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测试体系,要求船用发电机组、储能系统、推进装置等关键设备在系泊试验、航行试验、负荷试验等场景中完成动态验证81新增箱式电源换电操作测试标准,明确换电过程中负载波动需控制在±5%以内,确保电力系统无缝切换。
智能化监测升级
强制要求电池管理系统与国家级检验平台实现数据直连,实时上传单体电池温度、充放电曲线等18类核心参数。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系统衰减,相比传统人工检测效率提升60%
安全防护新规范
针对锂电池热失控风险,草案细化三级防护机制:
一级防护:舱内温控系统响应时间≤3秒
二级防护:可燃气体浓度超阈值自动启动应急排气
三级防护:双回路消防系统联动精度达0.1秒级
环境适应性测试
新增盐雾腐蚀、湿热循环、振动复合测试模块,模拟南海高湿、东海盐雾、极地低温等典型工况。明确设备在模拟-40℃至70℃环境中需连续稳定运行72小时
二、技术创新亮点
草案首次引入数字孪生测试技术,允许企业通过虚拟仿真完成50%的基础验证,大幅降低实物测试成本。同步规范兆瓦级干式负载设备技术参数,要求中压负载箱支持3.3kV-20kV宽电压测试,功率密度较现行标准提升40%
在绿色航运方面,明确氢燃料电池船舶需通过3000小时动态负载耐久测试,系统效率衰减不得超过5%。对风光互补系统则设定±15%功率波动下的并网稳定性指标
三、产业影响与实施展望
新国标实施后,船舶设计周期预计缩短20%,动力系统故障率可降低35%。海事部门将建立分级认证制度,对通过100MW级负载测试的供应商颁发”特级服务商”资质
目前该草案已进入为期60天的意见征询期,计划于202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配套的《船用电力系统智能检测规程》等3项补充标准正在同步编制中。
鸣途电力简介:
作为专业电源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鸣途电力深耕船舶电力检测领域十余年,构建了覆盖1MW-100MW的全系列负载测试设备体系。其自主研发的中高压干式负载箱支持AC3.3kV-20kV/DC28V-700V宽幅测试,独创的智能谐波分析系统可同步解析50次谐波分量,服务网络遍布全球200余个港口10通过ISO9001认证的技术团队累计完成超10万次负载测试,在电池动力船、海洋平台电站等新兴领域具有丰富的实测经验。
【本文标签】 最新船用负载测试国标草案公示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