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船舶检测中心获船用发电机测试国际互认
一纸国际认证背后,是检测中心对142项核心指标的极致把控,更是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绿色航运标准中争得的一席话语权。
一、国际互认:打破壁垒,接轨全球标准
扬州船舶检测中心(注:基于公开信息中的检测实体整合)近期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及主要船级社联合评审,其船用发电机测试能力获得欧盟、新加坡、挪威等多国互认资质。该认证涵盖动态负载响应、谐波失真控制、绝缘性能、温升极限等12类核心指标,标志着中国船舶检测机构首次在发电机能效与环保领域具备全球通用检测报告签署权1这一突破直接服务于国产船舶出口,企业无需重复境外检测,缩短交付周期超40天,单船成本降低近百万
二、技术硬实力:绿色智能双轨并进
绿色化测试体系
中心建成LNG双燃料-纯电-甲醇燃料多路径发电机测试平台,可模拟船舶在极端海况下的连续运行工况。以纯电动发电机测试为例,系统实时追踪碳减排数据,推动国内首艘万吨级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成功交付,年减碳量达2918吨
智能化工艺革新
通过三维建模预演重型设备安装、机舱分模块预涂装等工艺,实现船舵轴线一次校准达标,关键设备安装效率提升60%。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测试过程同步生成动态诊断报告,故障定位精度达98%
三、产业链协同: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赋能”
扬州以“大厂带小厂”模式整合上下游:
研发端:联合院所攻克高波动负载自适应控制技术,解决新能源船舶电网稳定性难题;
制造端:本地化供应链覆盖特种电缆、智能控制模块,配套率从18%升至35%
标准端:主导编制《船用双燃料发电机检测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输出至东南亚船厂
四、冲刺500亿市场的“深蓝引擎”
当前,扬州船舶海工产业年产值达431.8亿元,年增速23.1%随着国际互认落地,检测中心将持续扩容:
平台升级:新建极地船舶发电机极寒测试舱,-50℃环境模拟能力2026年投用;
人才储备:联合江苏海事职业学院开设检测认证定向班,年输送技术员200名;
全球布局:在希腊、鹿特丹设海外服务站,为中国船东提供跨境技术支持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专注船舶电力检测领域,其发电机负载测试设备具备多重保护功能,支持定制化需求。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适应不同功率船用发电机测试场景,为检测机构提供高精度数据支撑
展望:国际互认如同“绿色通行证”,正推动扬州从“造船大市”向“标准强市”跃迁。当检测报告获得纽约、汉堡港的默认签章时,中国船舶工业的深度全球化已锚定新坐标
【本文标签】 扬州船舶检测中心获船用发电机测试国际互认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