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东数西算”工程中通过发电机组负荷实验技术及算力网络创新,为数据中心电力保障和算力调度提供了关键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电力保障技术创新
高稳定性供电系统
南京的发电机组负荷实验技术聚焦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的严苛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高效冷却技术(如间接蒸发冷却)和双路供电保障,确保数据中心在极端条件下的持续运行121例如,中国电信庆阳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采用南京相关技术,实现机房市电直供和分布式锂电备用,显著提升供电可靠性
智能配电与节能优化
南京企业(如正泰集团)研发的智能配电解决方案,集成实时监控、能耗分析和自动调节能耗功能,帮助数据中心降低PUE值(能源使用效率)。例如,庆阳数据中心通过高压直流末端配电技术,实现电力损耗减少15%以上
二、算力网络协同调度
跨区域算力调度试验
紫金山实验室联合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在南京参与了“东数西算”算网操作系统跨广域调度试验。通过训练推理任务分发(如将训练任务分配至西部低成本算力中心,推理任务留在东部用户端),验证了南京在算力资源动态伸缩和模型文件跨域同步的技术能力
网络时延优化
南京作为东部枢纽节点,通过建设直达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低时延网络链路(如庆阳-南京-深圳的直连链路),将数据传输时延控制在10毫秒以内,满足实时业务需求
三、产业协同与政策支持
政企合作推动落地
南京依托国家枢纽节点政策,与甘肃庆阳等地建立算力通道及调度平台,通过“郑州-庆阳”等跨区域合作,形成算力资源互补1同时,国网南京供电公司为数据中心提供“一企一策”电力服务,保障园区供电安全
绿色低碳实践
南京技术团队探索“数电融合”模式,利用西部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光伏)为数据中心供电,结合储能技术实现100%零碳运行,助力“东数西算”绿色目标
四、未来发展方向
南京将继续深化以下领域:
算力-电力协同调度:开发智能算法,动态匹配算力需求与电力供应,降低运营成本
边缘计算与5G融合:通过边缘节点优化本地算力响应速度,减少长距离数据传输延迟
安全与标准化:建立跨区域数据安全机制,推动算力交易标准统一
综上,南京通过技术创新、网络优化和产业协同,成为“东数西算”工程中电力保障与算力调度的核心支撑力量。如需了解具体项目案例或技术细节,可进一步查阅相关企业及实验室的公开资料。
【本文标签】 南京发电机组负荷实验技术助力“东数西算”工程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