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滨海基地首台MW级机组通过测试下线
引言
2024年6月,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滨海基地迎来重要里程碑——首台MW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成功下线并通过测试。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滨海基地正式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更凸显了中国在风电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突破12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试验平台所在地,滨海基地的投产将为深远海风电开发提供关键支撑,助力“双碳”目标加速实现。
项目背景与技术突破
上海电气滨海基地是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60亿元,一期项目于2022年9月开工,聚焦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发与制造41此次下线的首台机组覆盖8MW至20MW功率范围,其测试依托全球领先的风电试验平台完成,该平台具备六大核心能力:
测试容量大:拖动能力达50MVA,测试容量突破40MW+;
技术路线全:兼容直驱、半直驱、双馈等主流机型;
功能覆盖广:支持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等关键部件测试;
灵活高效:可同时开展两个工位测试,缩短研发周期;
全生命周期验证:通过电网适应性、半实物仿真等技术,确保机组鲁棒性
该平台的建成直击行业痛点,解决了大型化机组测试验证难、深远海环境适应性不足等问题,为新技术迭代提供了真实数据支撑
行业影响与区域协同
滨海基地的投产对盐城新能源产业生态具有深远意义:
产业链整合:滨海县依托黄海新区,已形成“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全产业链,2023年在产在建电力规模达934.6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规划容量超1000万千瓦
零碳园区建设:滨海基地通过绿电可追溯技术,助力盐城打造长三角北翼“零碳产业生态链”,探索新型能源供应体系
技术辐射效应:试验平台开放共享模式吸引多家企业入驻,推动区域风电产业集群化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首台机组下线,滨海基地年产能将达80-160套大兆瓦机组,可满足江苏省近海及深远海风电项目需求4上海电气计划进一步深化与滨海县合作,布局深远海大兆瓦机型研发,同时推动数字化运维服务,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61这一进程将巩固中国在全球风电领域的技术话语权,并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鸣途电力:智能电网的创新引领者
鸣途电力专注于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系统集成,以自主研发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为核心,为工商业用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其核心技术包括AI负荷预测、分布式能源优化调度及储能系统集成,已助力多家企业实现能耗降低20%以上。鸣途坚持“技术驱动绿色未来”的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传统能源转型,致力于成为零碳社会的创新引擎。
【本文标签】 上海电气滨海基地首台MW级机组通过测试下线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