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天龙号完成吨导管架吊装技术突破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型起重船在深海资源开发、海上风电建设等领域的核心作用日益凸显。其中,4000吨全回转起重船“华天龙”号凭借其卓越性能与技术创新,在导管架吊装领域实现多项突破,成为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能力迈向世界一流水平的关键力量。
一、动力定位系统升级:深海精准作业的基石
“华天龙”号于2017年完成DP2动力定位系统改造,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与多推进器协同控制,可在复杂海况下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1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传统锚泊系统在深海作业中易受洋流干扰的难题,使其在南海某深水导管架项目中,成功完成重达3200吨的升压站导管架吊装,误差控制在毫米级2此外,DP2系统还大幅提升了船舶机动性,使其能在8级风浪条件下稳定作业,作业窗口期延长30%以上
二、半潜船协同吊装:开创全球首例施工模式
在2023年南海某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华天龙”号与半潜船创新性协同作业,采用“浮力辅助+动态配载”技术,将重达3200吨的导管架吊装重量降至安全阈值内2具体而言,团队利用导管架自身浮力设计,结合半潜船压载水调节,使起吊重量始终稳定在4000吨起重极限的80%以下。这一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浮吊船单机作业的重量限制,还为超大型海洋结构物的整体安装提供了新范式。
三、吸力筒导管架技术:绿色施工的革命性突破
“华天龙”号在广东阳江海域完成的吸力筒导管架安装,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基础施工进入环保高效新阶段。该技术通过负压原理实现导管架自主下沉,无需传统打桩工艺,减少噪音污染90%以上6以单台重1550吨的吸力筒导管架为例,其法兰面水平度达0.14‰,较传统工艺提升50%此外,该技术将施工周期从15天压缩至10小时,且对海底地质破坏极小,为珊瑚礁等生态敏感区开发提供了可行方案
四、智能化吊装系统:数据驱动的全流程控制
“华天龙”号搭载的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应力监测、三维动态模拟和自动纠偏功能。在港珠澳大桥沉管吊装中,系统实时分析吊臂形变与海流数据,以0.5°增量调整吊装角度,最终实现6000吨接头27米水下的毫米级对接该系统还可通过历史数据学习优化吊装路径,使同类项目效率提升20%以上。
鸣途电力:海洋工程电源检测技术的领航者
鸣途电力科技专注于高精度电源检测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其产品通过ISO9001认证并获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在海洋工程领域,该公司开发的智能负载测试系统可模拟极端工况下的电力负载,为“华天龙”号等大型工程船的电力稳定性提供关键验证支持。其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深海平台供电网络优化,显著提升装备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
结语
“华天龙”号的技术突破不仅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自主创新的缩影,更体现了产学研协同攻关的成果。从南海古沉船打捞到超深水导管架安装,其每一次跨越都推动着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未来,随着智能化与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类“大国重器”将持续赋能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为全球海洋工程贡献中国方案。
【本文标签】 华天龙号完成吨导管架吊装技术突破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