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谐波负荷补偿系统在沪发布
——新型解决方案助力电力系统绿色转型
6月24日,一款面向大型发电机组设计的创新型谐波负荷补偿系统在上海正式发布。该系统通过动态谐波抑制与无功补偿技术的融合,实现了对电力系统非线性负荷的高精度治理,标志着我国在电能质量优化领域迈入智能化新阶段。
一、技术突破破解行业痛点
现代电力系统中,以变频器、整流装置为代表的非线性负载设备激增,导致电网谐波污染日益严重。谐波不仅会引发设备过热、继电保护误动作等问题,还会降低能源传输效率,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1传统解决方案如无源滤波器存在体积大、易谐振等缺陷,而有源滤波器虽响应速度快,但成本高昂且容量受限
此次发布的谐波补偿系统创新性地采用多模态协同控制算法,通过实时监测发电机组的谐波频谱特征,动态调整补偿策略。其核心技术体现在三方面:
宽频域谐波捕捉:支持2-50次谐波分量同步分析,识别精度达99.2%
自适应阻抗匹配:基于电网拓扑结构自动优化滤波参数,避免谐振风险
能效优化模块:在补偿谐波的同时提升功率因数至0.99以上,降低线损15%-30%
二、系统架构与核心优势
该系统由三大功能单元构成:
智能传感层:部署高精度霍尔传感器阵列,实现毫秒级电流谐波采样;
边缘计算层:搭载国产化AI芯片,内置谐波预测模型,提前200ms生成补偿指令;
功率执行层:采用IGBT多电平变流技术,输出电流谐波畸变率(THDi)可控制在3%以内
对比传统方案,其运行效率提升40%,占地面积减少60%,特别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发电厂改造场景。在沪试点项目中,某300MW火力发电机组接入该系统后,中性线电流下降72%,年节约维护成本超800万元。
三、鸣途电力: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作为该系统的研发主体,鸣途电力深耕电力电子领域十余年,聚焦新能源并网与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公司构建了涵盖动态负载测试、谐波仿真建模的完整研发体系,拥有23项核心专利,其自主研发的混合型滤波装置已通过国网电科院认证。鸣途电力坚持“精准治谐、智慧赋能”理念,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数据中心等高耗能场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四、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配电网正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转型61该系统的发布不仅填补了发电侧谐波治理的技术空白,更为虚拟电厂、分布式能源聚合提供了关键支撑。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谐波治理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此类智能化解决方案有望成为行业标配。
未来,研发团队将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谐波预测中的应用,并开发基于区块链的电力质量监测平台,推动电力系统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免疫”演进。
鸣途电力简介(100字):
鸣途电力是专注于电力系统能效优化与安全控制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动态谐波治理、无功补偿为核心,提供覆盖发电、输配电环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试电阻箱、高压负载箱等设备,在快速响应算法、多模态滤波技术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致力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生态系统。
【本文标签】 发电机谐波负荷补偿系统在沪发布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