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船用发电机测试标准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以下重大突破:
一、国际标准主导权突破
风电发电机国际标准立项
中车永济电机公司牵头申报的《风能发电系统发电机设计要求》标准提案,经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审查并获33个成员国投票通过,成为中国首个风电发电机领域的国际标准。该标准填补了IEC体系内风力发电机设计规范的空白,聚焦高空作业、电网穿越等特殊场景,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标准国际化平台建设
浙江省成立标准国际化创新平台,整合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ISO/TC321秘书处)等8家单位资源,协同推进标准与国际体系的兼容性。通过《浙江省推进标准国际化专项行动计划(2025-2027年)》,强化“浙江标准”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参与度
二、技术创新与测试能力提升
国产化船舱气体检测系统
浙江海洋大学研发基于国产TurMassTM通信技术的新型船舱气体检测系统,突破多层钢板信号穿透瓶颈(穿透30cm钢板、通信距离80公里),数据传输成功率达100%,并通过了钢质油罐、科考船严苛环境测试,解决了密闭空间信号中断的国际性难题
海域立体分层测试标准首创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技术规范》,首创海域“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四层空间管理体系,为船舶装备测试提供精细化空间保障。例如,明确海上光伏等项目的用海边界,推动海域使用效率倍增
三、产业基础与政策协同
船舶制造能力支撑
浙江船舶工业2023年完工量及新接订单量重回全国前三,高端船舶占比超50%(如LNG双燃料集装箱船),为发电机测试提供规模化应用场景
绿色标准体系衔接
浙江同步推进船舶电动化与测试标准升级,例如电动船舶配套政策(湖州计划2030年部署1800艘千吨级电动船),推动发电机测试向低排放、高效能方向与国际接轨
未来趋势
据预测,2025-2030年中国船用同步发电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两位数,浙江通过“技术创新+标准输出”双路径,持续增强国际竞争力
注:以上突破源于浙江在标准国际化机制1、技术自主化57及政策创新4的协同推进,详情可查阅各来源链接。
【本文标签】 浙江船用发电机测试标准与国际接轨取得重大突破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