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艘“油改电”内河货船(浙萧山货03306)已完成改造并试航成功,其配套充电设施已集成极端天气防护设计及应急预案,但尚未明确提及“完成极端天气测试”的直接报道。综合现有信息,相关技术部署和预案如下:
一、充电设施技术防护体系
高防护等级设计
充电桩采用IP54或更高防护等级,可抵御雨水飞溅和粉尘侵入,确保常规雨天正常运行电池舱独立分隔,配备恒温系统(维持26℃)及七氟丙烷消防间,防止高温引发的电池热失控
防水防潮强化措施
关键部件(如充电桩主板)涂覆三防漆(防水、防尘、防潮),提升在潮湿、盐雾环境下的耐用性
电池舱与电缆管路布局兼顾密封性,避免积水渗透
二、极端天气应急预案
灾前防御
排水系统管控:确保充电站周边排水畅通,增设沙袋等临时防水屏障
实时监控:通过智能管理系统远程监测设备状态,暴雨前发布预警
灾后处置流程
设备检查:雨后立即排查充电桩外壳裂缝、电气连接松动问题,优先修复密封性
分级响应:
轻微故障:由技术支持组现场维修;
严重损毁:启用备用发电机或更换自组装充电桩(推荐RXW主板等高性价比方案)
三、实际运维案例与技术验证
试航船舶性能:改造后的货船电池容量1048千瓦时,快充4小时续航100公里,已在杭州钱塘江完成试航,航速与能耗达标
配套充电网络:浙能集团在滨海热电厂、长兴捷通码头等沿线港口布局智能快充桩,支持远程监控与高效充电
防洪实证参考:针对郑州等暴雨高发区设计的防水方案(如三防漆工艺)已被纳入浙江充电设备选型标准
四、未来规划
浙江将持续推进内河船舶“油改电”试点,完善电动船舶系列标准,并探索:
绿色航运推广:复制“年减排56吨CO₂、降本10万元”的范本至全省313;
技术攻坚方向: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以延长续航,优化极端天气下充电效率
注:当前信息未明确提及充电设施已通过第三方极端天气测试,但技术设计与应急预案已覆盖相关风险。需进一步关注官方后续测试公报。
【本文标签】 浙江油改电货船充电设施完成极端天气测试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