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散货船冰区负荷实验获突破】
北极航线作为连接亚欧的“黄金水道”,其通航效率与安全性始终受制于冰区航行技术瓶颈。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碎冰区船舶冰荷载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构建了全球首个基于离散元模型的冰区负荷动态模拟系统,为北极航线大型散货船的安全航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
一、实验背景与技术难点
北极航线的冰区航行长期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冰层厚度与分布的不确定性导致船舶冰荷载难以精准预测;二是传统冰区航行依赖破冰船护航,成本高昂且效率受限。此前,国际航运界主要通过简化公式估算冰荷载,误差率高达30%以上
此次实验以17万吨级Cape散货船为原型,模拟了碎冰厚度0.5-2米、流速0.5-1.2米/秒的典型冰区场景。通过离散元技术将冰层分解为数百万个独立单元,实时计算冰块与船体的碰撞、挤压及摩擦力,首次实现了冰荷载的三维动态可视化
二、关键技术突破
冰荷载精准建模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引入“冰-水-船”耦合算法,结合俄罗斯北方海路实测数据,将冰荷载预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实验显示,船舶首部横向冰荷载是纵向的2.3倍,这一发现为船体结构优化提供了关键依据
破冰船协同护航机制
通过模拟核动力破冰船与散货船的编队航行,验证了“破冰船前置破冰+散货船跟航”的协同模式可使冰区航速提升40%,同时降低船体应力峰值25%
极端天气适应性
实验首次纳入海雾对能见度和冰情监测的影响,开发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冰区导航系统,可在能见度低于50米的条件下实现自动避障
三、应用前景与行业影响
该成果已应用于我国新一代极地科考船设计,并为北极航线货运量提升至2亿吨/年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撑。据测算,冰荷载优化可使船舶载重增加8%-12%,每年减少碳排放约150万吨
鸣途电力
作为能源技术创新企业,鸣途电力专注于极地船舶电力系统研发,其自主设计的核能-锂电池混合动力方案,可为破冰船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支持。通过智能电网调控技术,实现动力输出与冰区航行需求的精准匹配,助力北极航线全年通航目标的实现。
【本文标签】 北极航线散货船冰区负荷实验获突破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