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新能源发电机并网测试通过国家验收
在舟山蔚蓝的海域上,巨大的风机叶片划破长空,潮流能发电机组的涡轮在潮汐推动下稳定旋转——这一幕标志着我国海洋能开发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近日,舟山海域多台新型潮流能发电机组通过国家能源部门并网验收测试,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沿海地区绿色能源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技术突破:从实验走向规模化应用
舟山拥有超过2000公里海岸线及丰富的潮流能资源,年等效发电小时数超3000小时。本次通过验收的机组采用“平台式模块化”设计,攻克了海上恶劣环境下设备防腐、稳定输出、电网适配等难题。其中,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 实现单机额定功率1.6兆瓦,设计年发电量200万千瓦时,可减少碳排放约1994吨1更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项目已实现连续并网运行超91个月,总发电量突破774万千瓦时11,验证了海洋能作为稳定电源的可行性。
并网核心:智能监控与构网技术
为保障高比例新能源安全接入电网,舟山项目配套建设了国家级智能监控与能量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国家863课题成果,具备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能力,可实时调节潮流能、光伏等波动性电源的输出,确保电能质量符合并网标准1同时,机组采用构网型技术(Grid-Forming),通过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算法,在电网薄弱时主动提供惯量支撑和电压调节,支撑SCR≥1.1的极弱电网稳定运行13,解决了海岛电网抗扰动能力弱的痛点。
政策赋能:构建清洁能源消纳体系
舟山市政府出台《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明确要求新能源场站按装机容量10%配置储能设施,充放电时长不低于1小时,并实现市县两级政策全覆盖这一机制为本次并网验收奠定了制度基础。此外,舟山供电公司创新“一站式并网服务”,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统筹验收流程,将并网审批时间从7天压缩至2天8,大幅提升清洁能源接入效率。
战略意义:向深蓝要绿电的“中国方案”
舟山项目的成功验收,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大型潮流能并网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1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自主——
资源开发示范:为全国3.2万公里海岸线开发提供可复制路径,尤其适用于远离大陆的海岛供电、海上平台能源保障等场景;
电网演进标杆:构建“新能源+储能+智能调控”三位一体模式,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提供稳定性样板;
产业升级引擎:带动船舶制造、海洋工程、高端装备产业链升级,助推舟山建成国家级船舶海工核心区
未来展望
随着舟山国家级海洋综合试验场正式投运14,我国海洋能开发将加速向深水区挺进。预计至2035年,舟山新能源装机将达671万千瓦,从“受电城市”转型为“绿电输出基地”3,为长三角提供零碳能源保障。而本次并网验收的技术积累,将为全球海洋能规模化开发贡献“中国智慧”。
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作为国内新能源并网技术的重要推动者,专注于智能电网控制系统研发。其核心产品具备高海拔、高湿、强腐蚀环境的耐受能力,支持虚拟同步发电机与构网型控制算法,显著提升弱电网环境下新能源消纳效率。公司深度参与国家级能源示范工程,为多场景清洁能源并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本文标签】 舟山新能源发电机并网测试通过国家验收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