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平台多物理场耦合实验系统投运】
在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全球风电产业正加速向深远海、大容量方向升级。近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多物理场耦合实验系统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风电核心技术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系统通过整合电磁场、流场、结构场等多维度物理场耦合实验能力,为破解深远海风电装备研发瓶颈提供了关键支撑。
一、系统核心技术突破
该实验平台集成六大创新模块:
超大容量测试能力:具备40MW+级整机测试容量,覆盖直驱、半直驱、双馈等主流技术路线,可满足15MW-20MW级深远海机组全工况验证需求
多物理场耦合机制:通过流固耦合、热-弹-流多场协同算法,精准模拟深远海复杂环境下的机组动态响应,误差率控制在±3%以内
智能化实验体系:搭载半实物仿真系统与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实现风浪流等效工况模拟,支持缩比模型动态响应实时采集
全生命周期验证:从零部件级齿轮箱加载测试到整机故障穿越实验,构建覆盖研发、制造、运维的完整验证链
二、行业应用价值
该系统的投运将产生三重变革效应:
技术突破:破解深远海浮式风电系统运动耦合、叶片气弹稳定性等”卡脖子”难题,推动机组可利用率提升至98%以上
成本优化:通过实验数据反哺设计,使8MW级叶片减重5%-8%,单机制造成本下降12%
标准引领:建立多物理场耦合实验规范,填补我国在IEC 61400系列标准中的技术空白
三、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平台二期150米级叶片试验平台的建设,系统将拓展三大前沿领域:
数字孪生集成:构建机组全生命周期数字镜像,实现设计-实验-运维数据闭环
极端环境模拟:开发台风级复合载荷测试模块,提升机组抗17级台风能力
新材料验证: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温超导发电机等前沿技术的多场耦合实验
鸣途电力深耕新能源领域十余年,专注于风电多物理场耦合实验系统研发。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固热耦合算法与智能监测平台,为行业提供从微观材料测试到整机系统验证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其独创的”数字孪生+物理实验”双核验证体系,已助力30余个海上风电项目突破技术瓶颈,成为推动我国深远海风电发展的核心力量。
【本文标签】 风电平台多物理场耦合实验系统投运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