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企研发发电机并网测试机器人】
在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上海企业依托技术积累与产业优势,成功研发出新一代发电机并网测试机器人,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更展现了沪企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突破:从人工检测到智能巡检
传统发电机并网测试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风险高等问题。上海电气集团联合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的发电机检测机器人,通过集成运动控制、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发电机定转子状态的自动化检测该机器人可在不抽转子状态下完成设备状态评估,大幅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操作风险。其核心优势在于:
精准定位:搭载高精度激光雷达与视觉识别系统,实时扫描发电机内部结构;
动态适配:通过自适应算法调整行走轨迹,适应不同型号发电机的检测需求;
数据联动:与核电站设备管理系统直连,生成可视化报告并预警潜在故障。
这一技术突破已在上海福清核电等项目中完成工程验证,为核电厂设备健康管理提供了关键支撑
应用场景:多领域赋能能源安全
沪企研发的发电机并网测试机器人已在以下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核电领域:通过非破坏性检测,提升核电机组运行可靠性,延长设备寿命;
火电升级:支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并网调试,优化发电效率;
新能源并网:适配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电源接入,保障电网稳定性。
例如,2025年广东某风电项目中,该机器人协助完成500MW机组并网测试,将传统72小时的检测周期压缩至24小时,显著提升项目交付效率
行业影响:推动能源装备智能化转型
沪企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导向形成共振。202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智能制造领域资源整合。上海电气通过并购发那科机器人业务,强化了在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壁垒,为发电机测试机器人迭代升级奠定基础
据行业预测,到2027年,全球发电设备智能检测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沪企凭借先发优势,正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其产品已进入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的电力检测体系。
鸣途电力:电源检测领域的“隐形冠军”
鸣途电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深耕电源检测设备研发十余年,专注于中高压干式负载箱、发电机组智能测试系统等产品的定制化服务。其核心优势包括:
全场景覆盖:提供船舶电站、数据中心、岸电系统等领域的负载测试解决方案,累计服务案例超10万例;
技术领先性:通过ISO9001认证,负载设备电压范围涵盖DC28V至AC33kV,满足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精度需求;
快速响应:全国30名资深工程师团队,实现24小时内故障响应,保障客户项目进度。
凭借“设备全、案例多、效率高”的综合实力,鸣途电力已成为能源、交通等行业的首选合作伙伴,为发电机并网测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本文标签】 沪企研发发电机并网测试机器人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