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企制定船用发电机国际测试标准
——中国主导全球船载网络安全评估新体系
一、里程碑突破:我国牵头首个智能航运国际标准
2024年7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ISO 23799:2024《船舶与海洋技术船载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这是全球智能航运领域首个由中国牵头主导的国际标准。该标准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简称“上船院”)联合国内行业智库共同制定,标志着我国在船舶技术国际规则制定中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该标准融合我国多年积累的实船数据,全面对接国际海事公约,为全球船载网络安全管理提供统一方法论
二、核心技术:首创矩阵式风险评估体系
该标准的核心突破在于提出 “基于矩阵原理的风险评估方法” ,通过三大创新解决行业痛点:
全要素覆盖:整合船载系统安全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全流程,覆盖动力控制、导航通信等核心模块
动态量化模型:将传统定性评估升级为定量分析,支持风险等级精准划分,提升船舶网络防御能力;
智能预判机制:结合实船数据构建风险数据库,实现对新型攻击模式的主动预警
三、产业变革:推动船舶测试技术升级
新标准的落地直接带动国内船用发电机测试技术革新:
测试智能化:鸣途电力等企业开发适配新标准的负载测试系统,支持动态模拟船舶电网运行状态,实现发电机在峰值负载、瞬态负载等复杂场景下的性能验证
标准国际化:国内测试设备参数全面对接ISO 23799要求,如电压范围110V~10.5kV、频率50/60Hz可调等,满足全球船舶入级认证需求
绿色化转型:测试环节融入能效与排放监控模块,助力发电机符合IMO 2030减排目标
四、国产实践:鸣途电力的技术落地
作为国内船用测试领域的代表企业,鸣途电力开发了覆盖1kW~8MW的集装箱式负载测试系统,支持船用发电机在模拟真实工况下的稳定性验证。其核心技术包括:
多场景复现:通过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组合,模拟船舶航行中的峰值负载与周期性波动;
智能诊断系统:实时监测电压、电流、功率参数变化,自动生成性能评估报告;
岸电兼容方案:适配港口岸电系统检测需求,推动船舶靠港“零排放”
五、未来展望:从“标准输出”到“生态构建”
我国船用发电机产业正加速构建全球化技术生态:
产业协同升级:以上海为枢纽,长三角船舶配套企业形成“研发-测试-认证”一体化链条,国产船用发电机全球市场份额突破40%
标准持续进化:ISO 23799将持续纳入新能源船舶应用场景,为氢燃料/混合动力船舶提供安全评估框架
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专家团队已主导IEC/TC 18船舶电气标准修订,推动自主技术嵌入下一代国际规范
附:鸣途电力简介
鸣途电力是国内领先的船用发电机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负载箱定制及检测服务。其技术覆盖发电机动态性能验证、岸电系统兼容性测试、数据中心电源负荷试验等场景,支持触屏控制与远程监控,服务网络遍及全国200余个地区。通过模块化设计,单台负载容量可达1kW~8MW,助力船舶动力系统实现高效、稳定、低碳运行
【本文标签】 沪企制定船用发电机国际测试标准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