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产发电机通过南沙高温高湿测试
——国产电力装备挺进湿热极端环境应用新里程碑
一、极限挑战:南沙测试的科学意义
严苛环境参数
本次测试在南沙模拟高温85℃、湿度85% 的“双85”极端环境(简称DH测试)5,持续进行多轮交变湿热循环。该标准严于国际通用规范(如IEC 60068-2-67),要求设备在温度骤变(±2℃波动)、高湿凝露条件下保持连续稳定运行
技术攻坚核心
沪产发电机通过三大创新突破:
绝缘系统升级:采用耐高温环氧树脂灌封胶,有效抵御湿热环境下的绝缘老化,避免短路风险
动态热管理:优化冷却风扇耐温性能,通过-10℃至85℃温度冲击测试,确保转子在冷热交变中维持气密性
防腐蚀设计:关键部件使用SUS304不锈钢材质及特种涂层,防止盐雾与高湿气体侵蚀
二、测试过程:可靠性验证全记录
阶段性负载测试
发电机经历三个阶段验证:
初始耐高温:85℃环境静置5小时,检测绕组温升及机械变形
交变循环:12小时高温高湿(93%RH)与12小时低温干燥交替,共完成20次循环
满负荷运行:在55℃/93%RH条件下持续发电12小时,电压波动率≤5%
故障预防机制
针对高温高湿常见风险,测试重点关注:
油路密封性:彻底放尽残留燃油,防止水分诱发喷油系统锈蚀
电气防护:断路器双重闭锁设计,避免湿气导致误跳闸
三、产业价值:国产装备的湿热适应性突破
填补技术空白
传统发电机在湿热环境下常因润滑油黏滞、气密失效等问题功率骤降沪产机型通过验证,标志国产设备首次满足热带沿海、远洋船舶等场景的长期运行要求。
标准引领作用
测试严格参照国标GJB150.9A-2009及军用装备湿热试验方法8,为电力设备极端环境认证提供新范式。后续将推动《发电机高温高湿耐久性评价指南》的制定
鸣途电力技术聚焦
鸣途电力深耕高端电力装备研发,依托自主建设的极端环境实验室,专注发电机湿热适应性、动态负载调控等核心技术突破。其产品覆盖10-2000kW功率段,通过全工况仿真测试平台验证可靠性,为基建、船舶及应急供电领域提供模块化电力解决方案。
数据来源:
高温高湿测试标准及方法
发电机温控失效风险分析
材料防腐与绝缘技术创新 [[8]
【本文标签】 沪产发电机通过南沙高温高湿测试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