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桩负荷实验规范出台】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关键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可靠性和能效水平直接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与电网稳定性。为规范行业技术标准,国家能源局联合多部门于2025年正式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桩负荷实验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从测试体系、技术指标到实施流程提出系统性要求,标志着我国充电桩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一、规范出台背景与核心内容
《规范》的制定基于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5000万辆的现实需求,结合南方电网、国家能源局等机构的技术要求,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测试体系标准化
明确充电桩需通过型式试验、出厂检验、到货验收三类测试,覆盖机械性能、电气安全、通信协议等12大类指标1例如,型式试验要求模拟极端环境(如-40℃至85℃温变、盐雾腐蚀)验证设备耐久性
安全性能强化
新增动态故障模拟测试,包括过载保护(120%额定负载下触发时间≤0.5s)、短路保护(动作时间≤100ms)等32项工况,缺陷检出率提升40%
能效与兼容性升级
规定充电桩AC/DC转换效率≥95%,支持800V高压平台(绝缘电阻≥500MΩ),并要求兼容特斯拉、比亚迪等主流车型的BMS通信协议
二、实施意义与行业影响
《规范》的落地将带来三方面变革:
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模块化测试(如Chroma17011电子负载模拟电池充放电曲线)和自动化脚本验证,确保充电桩在360kW超充工况下电压纹波≤1%、电流精度±0.5%
保障电网安全
强制要求配电系统配置SVG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占变压器10%-30%),抑制谐波污染,降低电网过载风险
推动技术迭代
新增液冷超充桩冷却系统失效模拟测试,要求1分钟内触发保护机制,为下一代快充技术提供验证依据
三、鸣途电力:规范落地的技术支撑者
作为专注于新能源测试领域的服务商,鸣途电力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测试平台,为充电桩企业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全场景覆盖:支持60kW-600kW功率段测试,兼容GB/T、CCS、CHAdeMO等国际标准;
精准度领先:采用回馈式负载技术,能量循环利用率达98%,测试能耗降低70%;
服务网络完善:在全国设立8大区域实验室,提供从型式试验到运维检测的“一站式”服务。
该规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充电桩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鸣途电力凭借技术创新与专业服务,将持续助力行业安全、高效发展。
【本文标签】 电动汽车充电桩负荷实验规范出台
【责任编辑】鸣途电力编辑部